DeveWork

我的2017 年度总结

犯拖延症,春节结束了才写完这篇2017 年度总结文。年度总结虽然迟到了,但终究没有缺席。截止今日,我这个网站DeveWork.com 建站已超过5年,也就是说在这片小天地我已经写了五年了。一如既往,未来将继续写下去。

在动笔开始之前,我习惯性地翻看了自己2014、2016 的年度总结。发现过去在这类总结性质的文章上,文笔总是不自觉陷入一种曲调:过度表达要记录事情的有意义程度,好像不多写几句表达不出这段时光的“没有虚度、收获很多”。如某产品经理言,“故意去感动自己和他人”。以此开头,提醒自己。

工作篇

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年度总结更多是工作上的内容了。2017年是自己开始工作的第二年(确切来说是第2 个与第3 个半年),进入新的项目组,忙了快一年然后借由某个机会主动转到另外一个团队。对于我而言,2017年前10.5 个月是一个周期,后1.5 个月是另外一个周期。

那些帮助不大的工作产出

正如在写2016 年年度总结记录的那样,这一年合并到了新的项目组,从事某款新企业产品的web 端开发工作。这款产品一直走得不算顺利,上头压力大,底层开发员工有时候也非常痛苦。节奏于我而言有一定挑战性,但也慢慢适应下来。这一年来,我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耕耘,还算是优秀的。于自己岗位负责的那块,刚进来发现开发流程与工具链上非常不完善,这种不完善导致了非常多无意义的加班。于是我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导了我这个岗位所属的前端工作流的改进,开发了好几款工具去提高开发效率。在流程建设上,主动去推动设计团队进行一些以“又快又好产出设计稿”的改进。后期,在代码质量提升上,又主动建立起团队的CSS 代码规范及自动化约束体系。

做的东西看起来很丰满,当时也挺热情忙忙碌碌去做,不过现在回顾,我会定性为帮助不大。表面上看,这些产出在团队层面算是优秀的且能让我在绩效上达成我想要的期望值范围;但本质上,我不过是换了一个不同的地方再度消费我之前某个地方学到的旧知识与经验,而这种消费的过程却通过表面得到的成就感蒙蔽了我,更进一步地可能让我丧失了去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过去一年表面看起来顺顺利利,但在工作上我在内心常常有惴惴不安。自己所在的岗位能接触的 web 技术是低得可怕的天花板,整个团队的技术重心也一直不在前端这块。虽然说出来有些狂妄自大,但事实上基本是这样——算是摸熟了这个团队的生存规则,我靠着这些旧知识与经验就能在这里面暂时活的不错。然而就怕未来的日子如温水煮青蛙,让自己越来越没有竞争力,活在小富即安的舒适区里。

重构(UI开发)与前端

前文唠叨了那么多,我言语间透露出来那些焦虑与担忧,本质来源于我所在的这个所谓“重构”(又称 “UI 开发”)的岗位。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岗位,虽然表面上大家都会说各司其职,每个岗位都有价值,写JS 不简单,写HTML+CSS 也不简单。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话,当前端发展到可以连后端的活都做的时候,重构(UI开发)的定位还是局限在HTML+CSS(至少工作上要求你局限这个层面就好),本身就是倒退。

我从事这个岗位的时间,加上实习已经超过两年了,技术人士的鄙视链这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这个岗位所要求你使用的技术栈是如此的低,以至于你有时候要靠做一些东西去刷存在感,而这些东西对个人成长的帮助其实很平庸的。借用一句话就是“平庸的要求下做了一些平庸的东西去包装宣传,达成一种表面上很有成就感的平庸结果”。

可想而知,当遇到革命性变化的时候,往往这类人是无力招架的。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团队里面早已对此偏向原生客户端的转型,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方向。

变化

快到年底的时候,组织机构发生调整,变化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虽然我对这个岗位有各种各样的吐槽,但在我的计划中先写几年 CSS 再慢慢过渡到JS 层面的前端是我本来的计划,即先专精再专全。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而这个变化中上层对于这个岗位的忽视程度更坚定了我提前转型的决心。当然,利益上的衡量肯定也有。最终,我借助这个机会转到了另外一个团队中。

过程不表,经过沟通转到了新的团队,开始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前端开发,很感谢新团队 leader 的认可。变化之后的新团队,忙的活其实是更多,加班强度也比之前多了些,但自己是在成长。虽然在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要背负一定的挑战与损失,但我依然认为是值得的。

技术篇

技术上,上一年定下的目标基本没有实现,今年就不立了,还是乖乖从实际项目中学习吧。根据wakatime 的不完全准确记录,过去一年花在JavaScript 比往年多了不少。

跟前一年一样,自己保持在Github 上开源代码(刷绿点)。对于开源这块,过去一年是内部团队开源与外部开源(Github)时间各占一半。工作中主要用到 SVN 做代码版本管理,而 Git 一般是个人项目或团队工具类型的非工作项目,因此我在外部或内部的 Git 项目中都是用很“庄严”的方式去对待这些代码产出(如log 会写得比较仔细且全英文),感觉是在创作而非码字。

旅游篇

2017年主要去了两个地方旅游:台湾和日本。

国庆的时候约了几个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一起组成一个Team 开启了历时9天的环岛骑行台湾,最终骑行了四分之三个台湾岛(花莲到台北的路线火车代骑)。虽然在长大后通过接触互联网对台湾及两岸关系算了与了较客观的了解,但也比不上在台湾呆得9天来的更加生动实际。在台湾,我们会伺机与当地人闲聊两岸的政治经济事。短暂的几天下来及回去后阅读了不少书籍,其实多多少少能理解当前不少台湾人想在国际上“被认同”的追求及基于这种“认同感”下的种种行为——转换身份,如果我是台湾人,我也会这么做。在此不多说了,有些东西真的要去实地才能感受到的。台湾的风景真的很美,不过由于骑行不少风景都是匆匆一瞥,值得下次再来细细品味。

日本是11月左右跟前团队的同事一起去的,常规类型的跟团游。各种细节处感受到了日本人的细致入微,但无特别惊艳之感。我去逛了两三个书店,历史区鲜有自述二战的书籍,几本看起来有争议的也都集中于一块贴有 no photos 标志的书架上。在街上也听到了右翼分子卖力的宣言,也看到了反宪九的游行。地铁中来来往往的上班族中,男的西装革履,女的千篇一律的浓妆,却几乎都是那种沉闷的、早木讷晚疲倦的神情。夜色中,远处建筑上点缀的红色呼吸灯一闪一闪宣示着城市的生命力,然在我眼里唯一的活力更像是购物区的游客给带来的。日本游收获就是这么一些。

工作之后,想要去深度旅游其实是越来越难了。尽量让自己每次都有收获吧。

其它篇

2017年也做了一些 side projects,如将自己的博客做了一个小程序版本,还挺好玩的。博客上也做了一次改版,感觉还是不够满意,但先这样用着了。

2017年的深度读书大概是10本左右,本来按照计划也得写几篇读书笔记,在印象笔记中来来回回改动了好几十次,终究没有写成一篇,索性直接删掉了。今年目标先做到12本(一个月一本)。

结语

2018年,现在剩下300天左右,不立下太多的目标,希望能保持内心的强大,追求单位时间的收获最大化。

 

附历年年度总结与计划回顾:

2016年:《回顾2016,展望2017》

2015年:Null;

2014年:《回顾2014,展望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