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读书记录:凯文凯利想说什么

六七月读书记录:凯文凯利想说什么

因各种原因拖欠了两个月的读书笔记,现在一齐补上。六七月的读书较以往少了点,有些懈怠了。看看隔壁的小扎,人家都读到第15 本了。

六月份将凯文凯利的《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及《创新者的窘境》等几本“互联网人必看书”看了一遍,无奈天资太差还是书本身晦涩难懂,看完都没有啥体会,所以在七月的时候又读了一遍(因此六月时候的读书笔记索性不写了)。但现在要我闭上书本说说书中某些观点,不好意思没有,就像是实习写周邮件,越到后面越乏词了。

于是想到,所谓读书本是一件很随性的事情,强求读书有得,倒有点像从干海绵挤出水那样不切实际,况且“得”这种很虚的东西更多是潜移默化的。有去读的本身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微信上那些碎片化的阅读好多了,不应强求多有多少高度的收获。想通了这点,我也就随意写这篇读书笔记了。

《失控》、《科技想要什么》

《失控》副标题《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大有磅礴之感,让这本书的起调立马高了不少,实际倒可能是出版社为了销量的做法。这本书出名在于其“预言性”,90年写就,在新世纪有不少应验,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几十年也可以顺便预言下,乃至有“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的说法。

关于《科技想要什么》,跟《失控》一样,表示看完很难看懂。所以这两本书,以后有机会再看,或者说,当自己的阅历足够丰富的时候再看。

《创新者的窘境》

这个“窘境”是指:为什么管理良好的企业会遭遇失败?本书以小小的硬盘故事作为开头,描述了一个持续性创新公司在遇到破坏性创新时候被击破得不堪一击的境况。而后鲜明旗帜地提出Why 的观点:管理良好的企业之所经常遭遇失败是因为推动他们发展为行业龙头企业的管理方法同时也严重阻碍它们发展破坏性技术,而这些破坏性的技术反而让他们走了下坡路。看当代互联网,国外谷歌苹果这些巨头之所以不断去收购公司,用书中的观点,他们正是患上了创新者的窘境焦虑症。而国内微信之于腾讯,也可以说是小马哥在“窘境”出的一招险棋。书谈的是企业,而我的看法是:如果延伸要个人,是否可以这么想,当一个人当前的个人成就到了让他足够自豪的时候,那么是否意味着此时的成是最不堪一击的呢?居安思危永远是不过时的。

《中国,少了一味药》

从知乎上的一个关于“误入传销的体验”的提问中得知了这本书,不过看到后面的时候直接跳到了结尾。对于传销以前只有个很浅的观点,这本书让我开了眼界,天啊噜原来传销是这么一种玩法!慕容雪村这本书很有普及的作用,建议涉世未深还在校园的都读一读。书名《中国,少了一味药》,那味药,作者是指“常识”。而看完本书,联想到的感受是,传销算是一种洗脑,而我们的学校给予我们的教育,甚至是以后企业中作为员工必须受的约束,又能不能算是一种“传销”式的洗脑呢?

《从0到1》

PayPal 帮创始人的作品。“从0到1”指什么?创新。从0到1就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这是一个巨变;相对应的是“从1到N”,这是一个量变。所以,这只不过又是一个包装概念的书籍而已。好在本书通俗易懂,观点很清晰,比起凯文凯利的趣味多了。

《奇点临近》

看完有三体、星际穿越等的乱入感的书籍,个人对于翻译的质量不敢认同。什么叫“奇(ji还是qi)点”,书中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切入,“奇点”就是当人工智能发展到比拟人类智能(就是拿图灵测试都能瞒天过海的时候),科技等到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地步,这种进步之快就像是一夜间的指数增长,摩尔定律也失效。奇点临近的时候该如何考虑(或者说想象)与人类、生物、科技、环境等的关系就是本书的内容。原谅我读后没啥好说的,只不过更加坚定了这个观点: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所以要时常保持好奇心,坦然接受变化。

《文明之光·全三册》

吴军博士《浪潮之巅》当年看完略有澎湃,如今再看《文明之光》,倒没多大感觉。《文明之光》系列感觉适合那些当初中学读史地生差的理科生,书中吴军博士用大角度去解读文明的历史,倒有新鲜的感觉。而我更大的感受是其在书中不时的提及一个隐藏的观点,所谓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跟世界上的其他文明相比也不过如此。

其它读书

《极简欧洲史》:在中亚上看到排名不错,看完感觉没啥看的必要。

《拆掉思维里的墙》:心灵鸡汤式,感觉被过誉的一本书。

《第一本Docker 书》:算是完整翻完但本人没学到什么的技术书籍。

《图解密码技术》:图灵出版,那时候因为考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一门课程,因为一学期都跑去实习没有上课,拿这本书很用心啃了下,收获良多,恩虽然后面成绩出来不怎么高。

评分:
当前平均分 0.00 (0%) - 0 个投票
4 条 评论
  1. 《从0到1》这书看过 很不错 palpal帮的

    8年前 回复
  2. 为什么购买了,现在不能使用?

    9年前 回复
  3. 太多的畅销书都是快餐书

    9年前 回复
发表评论